欢迎登录忻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党务公开

殷殷嘱托引前路 摆脱贫困谋幸福——习近平总书记和下党村的故事

  时间:2024-02-26        大    中    小      来源:国家发展和改革委

 

 

  下党村,是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政府所在地,位于闽浙交界处,曾是一个“无公路、无自来水、无照明电、无财政收入、无村级办公场所”的“五无”村,被称为“寿宁的西伯利亚”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,曾于1989年7月19日、1989年7月26日、1996年8月7日“三进下党”调研指导扶贫工作,开启了下党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。30多年来,下党干部群众牢记嘱托、接续奋斗,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之路。这个曾经给习近平总书记留下“异常艰苦、异常难忘”深刻记忆的小山村,实现了“天堑变通途、旧貌换新颜”的华丽蜕变。这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生动缩影,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孕育和实践。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和下党村的故事,我们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、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、矢志不渝的初心坚守,破译出摆脱贫困与乡村振兴的幸福密码,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将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、促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奋进力量。

“扶贫先要扶志”

激发动力弱鸟先飞

  20世纪80年代,大山深处的下党村由于地处偏远、信息闭塞,乡亲们见识少、视野窄、文化水平低,对生活没有目标追求,安于现状、得过且过、缺乏信心,不知道脱贫从哪儿下手,甚至不知道脱贫意味着什么。

  1989年7月19日,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下党村实地调研,敏锐察觉到了这里存在的“穷自在”“等、靠、要”等落后守旧的思想观念。在他看来,这种“头脑中的贫困”比物质贫困更加可怕。要摆脱贫困,必须先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,才有可能做到“弱鸟先飞、至贫先富”。在次日召开的寿宁现场办公会上,他强调推进扶贫工作要解放思想、更新观念。7年后,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第3次来到下党村考察,针对群众在商品观念、发展手段、生产技术等方面存在的差距,进一步强调,观念的更新、素质的提高,是脱贫致富的根本。

  这是从内因着手,在根源问题上进行的深邃思考,旨在引导下党这只弱鸟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展翅高飞。谆谆话语让下党干部群众深刻意识到,“扶志”是“拔穷根”必须迈过去的第一道坎。

  缺什么就补什么。多年来,下党村牢记“人穷志不穷”的理念,把改变“穷的当然”意识作为摆脱贫困的首要任务。积极开展扶志教育,依托福建省委党校党性教育教学基地,开设下党“廊桥宣讲课堂”,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,开展以“为什么贫困”“如何摆脱贫困”“发展的短板在哪里”等为主题的学习讨论,通过“三联到户”(即联络感情到户、联系帮扶到户、联接政策到户)深入群众家中宣传扶贫政策、做细思想工作、掌握实际需求,帮助村民转观念、换脑筋,增强克服困难、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,激发自强不息、艰苦奋斗的精气神,调动主观能动性,释放创造活力,变“要我脱贫”为“我要脱贫”。

  坚持“扶志”与“扶能”“扶智”相结合,按照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的发展思路,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、乡村旅游等创业孵化平台,开展“我是排头兵”“联动扶贫”等活动,成立茶叶生产技术、农家乐和民宿服务等各类产业党小组,采取专家授课、远程教育、外出参观学习、田间地头教学等方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,努力解决村民想干不敢干、敢干不会干的问题,推动贫困劳动力逐步从“苦力型”向“技能型”转变,不断提升脱贫致富综合能力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村民中“靠着墙根晒太阳,等着政府送小康”的越来越少,主动想办法、找门路、抓机遇的越来越多,由等到动、由懒变勤的奋斗故事不断涌现,大家都为了致富而忙碌了起来。

  实践证明,观念是行动的先导。摆脱贫困是一个同自然界抗争、与人自身斗争的过程,只有鼓励群众勇敢向贫困说不,激发其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,树立“弱鸟先飞”的追赶意识,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,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,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
“要致富先修路”

基础先行支撑发展

  “山高路长用肩挑,半世光阴路上忙。”彼时的下党村,是闽东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典型代表。村里没有一寸公路,没有电力照明,无卫生院,无学校,与外界联系全靠廊桥和崎岖的山间小路,素有“车岭车上天,九岭爬九年”的说法,生产生活极其不便。当地群众常说有“三怕”:一怕生病、二怕挑化肥、三怕养大猪。

  1989年盛夏,习近平同志从寿宁县城出发前往下党村调研,乘车近3个小时到达上屏峰村后,因公路不通改换步行,一路顶着烈日,头戴草帽、手持竹杖,翻山越岭、披荆斩棘,花了2个多小时走了7.5公里,才到达下党村,给他留下了“寿宁好进、下党难进”的深切感触。“要致富,先修路”,习近平同志在现场办公会当场敲定,支持下拨下党建设资金72万元,用于修公路、建电站。他强调,水电项目不能成为拖拖拉拉的“胡子工程”,道路建设也要认真核定,办一件成一件,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,集中精力办好电力和公路。

  立说立行,下党之行后没多久,下党公路破土动工。1991年1月,总长12.5公里的进乡公路建成通车。同年12月,一座250千瓦水电站建成通电。1996年,当习近平同志再次来下党村时,已不用徒步行走、跋山涉水了。此后20多年,在习近平同志的关怀指导和各级党委、政府的支持帮扶下,下党村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先后开通通村公路、跨省公路,有序推进电网改造、公路拓宽硬化、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项目,陆续建起卫生院、中小学校、文体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,实施危房改造,彻底告别了无公路、无自来水、无照明电的历史,摆脱了“人畜同居”“学生与菩萨同堂,念经与念书同声”的尴尬与无奈。持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,积极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建设,开通5G信号、免费Wi-Fi、LED党员远程教育广场、微电影院、线上党务村务公开等信息化应用,信息化建设跃居全省一流村水平,不仅便捷了村民生活,也促进了农村资源开发推广,为产业发展、经济振兴插上了翅膀。

  如今,从寿宁县城出发,沿着拓宽的盘山公路一路畅行,不到1个小时即可到达下党村。走进村子,街道硬化畅通、路灯整齐明亮、村落规划有序、设施配置齐全,乡村面貌焕然一新,村民生活越来越有奔头。这个曾经“鸟都飞不出去”的小小古村,已经实现了从“地僻人难到”到“路通村更美”的巨大转变。

  实践证明,道路既是乡村发展的“主动脉”,又是牵动民心的“神经末梢”,完善的乡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,也是推进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,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,还是打开乡村振兴大门,让乡村焕发生机活力的重要依托。

“靠山吃山唱山歌”

因地制宜产业富村

  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“地无三尺平,天无三日晴”,这是下党村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。由于山高林密、地薄土贫,耕地资源匮乏,下党村产业基础薄弱,“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”。1988年建乡时,下党村人均收入还不足200元。

  扶贫的关键在于发展产业。对下党的未来,习近平同志考虑得很深、很远。一进下党时,他强调脱贫致富要“抓一只能下蛋的鸡”,科学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实现长远发展。1996年第3次走进这个贫困小山村时,又语重心长地叮嘱当地干部,要拓展思路,把路子摸得更清楚一点,把脚步迈得更扎实一些。要以一村一户一人为对象去想路子、去解决问题,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上,才能实打实上一个新台阶。因地制宜、精准发力,这就是习近平同志为下党指引的发展路子,也是他精准扶贫思想的早期探索和实践。

  有思路就有出路。下党村按照习近平同志指引的方向,立足得天独厚的山地资源,大力推进山地综合开发,引进农业新品种、成立生产技术小组、建设示范基地、组建专业合作社,因户而异种植油茶、花菇、灵芝、锥栗、葡萄等特色农产品,推动构建茶叶、食用菌、林下经济、高山果蔬等多元化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。注册打造“下乡的味道”品牌,植入消费扶贫理念,变卖茶叶为租茶园,策划推出全国首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,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、市场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、拓展市场销售渠道,让大山中的茶叶从“资源优势”变为“产品优势”。

  挖掘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,依托红色旅游景区和“学习小镇”建设,以讲好“下党故事”为主线,以承接省市县学员培训为突破口,规划推广党性教育特色课程和旅游线路,推进古村修复、景点提升和配套开发,带动全村居民发展茶馆、画室、手工坊、农家乐等各类业态,推出独具特色的“一厝一主题”民宿集群,把无人问津的偏远乡村打造成集自然风光、红色文化、传统古村落文化和廊桥文化于一体的金牌旅游村。

  30多年过去了,现在的下党村庄风景靓了,人气旺了,产业强了,日子富了,2022年全村定制茶园面积已超过600亩,累计接待游客51万人次,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66万元,人均收入23360元,是1988年的近120倍,一条具有下党特色的农旅融合、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。

  实践证明,因地制宜、精准施策是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。只有紧紧扭住产业发展这个“牛鼻子”,立足本地资源,发挥比较优势,找准“发力点”,打好“特色牌”,创新发展模式,拓宽增收渠道,才能真正摘穷帽、拔穷根,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。

“提倡‘经济大合唱’”

党建引领发挥合力

  20世纪80年代,下党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,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,也没有村级办公地点,村级党组织保持正常运转已是艰难,更谈不上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带动村民脱贫致富。

  1989年,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下党调研指导扶贫工作,提出要抓好党建工作,巩固党的领导地位,强化党员干部公仆意识;班子要加强团结,加强战斗力,劲往一处使,想到一处去。时隔7年再次到下党村考察,习近平同志又强调把特困地区的工作搞好,一方面靠自力更生,另一方面要靠大家的帮助,要求有关部门各级干部要对这些地方多一点理解、关心、支持和照顾。党建引领聚合力,唱好“经济大合唱”,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,吹响了下党村脱贫致富的冲锋号。

  要致富,强支部。30多年来,下党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,认真抓好党建工作,选优配强村“两委”班子,发挥好省、市下派驻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引领带动作用,坚持“支部牵头、党员示范、群众参与”,倡导党员带头提高能力素质、带头领办产业项目、带头联户帮扶共富。在全市率先成立村级党校,组织退休干部讲故事、党校老师讲形势、先进人物讲变化、技术人员讲操作,通过廊桥小课堂、小板凳会议、入户宣讲等形式开展文明教育、加强政策解读、提高致富技能。积极推进“头雁带富”,通过党员带头创办农家乐、民宿、茶厂等产业,吸引人才回流,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增收。健全党员联户机制,建立“1+N”党员帮扶网,通过固定务工、参股经营、助力融资等方式开展结对帮扶,支持帮带对象发展生产、增加收入,确保“能致富”“不返贫”。

  聚合力,促发展。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,用好财政贴息、贷款优惠等政策,推动创业和扩大生产规模。争取金融机构为贫困户量身打造精准扶贫卡,打造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的产加销一体化平台,有效解决资金约束问题,不断增强村民自我发展能力。通过“企业进村、老板入户、结对帮扶、贫富互助”的方式,引导企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、热心人士开展结对共建,推动实现强企富村、合作共赢。

  今天的下党村,党支部坚强有力,基层党建有声有色,帮扶共建持续拓展,群众信任程度高、政策传导速度快、产业综合效益好,村里的发展后劲越来越足。每到一处,大家脸上挂的都是笑容,心中念的都是党恩,村民们都说,“下党能有今天,全靠党的领导!”

  实践证明,党的领导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保证。下党村实现提前脱贫,迈向乡村振兴,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党的坚强领导。只有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让支部活起来、党员动起来,当好群众的“主心骨”和“贴心人”,才能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,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带领群众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。

“滴水穿石,久久为功”

苦干实干不懈奋斗

  “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,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,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;推崇一种胸有宏图,扎扎实实,持之以恒,至死不渝的精神。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和倡导的脱贫精神。

  他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“三进下党”调研指导扶贫工作,就是“滴水穿石”精神的生动体现。在福建工作期间,下党的深度贫困牵动着习近平同志的心。从跋山涉水的践诺之行,到雪中送炭的救灾之行,再到心系百姓的牵挂之行,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扑下身子、沉下心思,不辞辛劳进村入户开展调研,访贫问苦、解决难题、推动发展,在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、求实绩,一次不行两次,两次不行三次……从宁德到省里,再到中央,他对下党的关心关怀从未停息,对扶贫工作的思考和实践从未停止。他反复强调经济发展贵在坚持,叮嘱下党要按发展路子锲而不舍地抓下去,不要半途而废,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;要把脚步迈得更扎实,主要抓“做”功,而不是“唱”功。

  一程山水,一份情怀,一种精神。下党村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殷殷嘱托,把滴水穿石精神贯穿于脱贫致富全过程。

  秉持矢志如初、奋斗不息的实干之风,紧盯摆脱贫困、乡村振兴目标不动摇,干部带头、群众齐心,求真务实、以干得助,投工投劳修公路、脚踏实地抓农业、苦干创业办旅游、多措并举优村貌,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和一往无前的劲头战胜各种困难挑战,用勤劳和汗水撑起了脱贫致富的梦想。保持涓滴成流、聚沙成塔的战略耐心,从水电、公路建设等基础性工程入手,到培育壮大特色现代农业,再到规划开发红色生态旅游,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,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,不急于求成、不松弛懈怠,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韧劲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。涵养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境界胸怀,立足当前、着眼长远,根据下党村实际情况确定发展重点、完善脱贫思路,不断探索扶贫先扶志、输血变造血的长效机制,一任接着一任干,一张蓝图绘到底,走出一条党建促扶贫、定制促扶贫、旅游促扶贫、品牌促扶贫、金融促扶贫的多样化扶贫之路,打造了精准扶贫的“下党样板”。

  历尽天华成此景,人间万事出艰辛。三十年前仆后继,三十年一以贯之,下党于2018年提前实现脱贫摘帽。2019年8月4日,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下党乡亲们回信,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,勉励乡亲们“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”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”。

  实践证明,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只有矢志不移、甘于奉献、久久为功,才能啃下贫困“硬骨头”,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。要保持战略定力,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发展,以不懈的奋斗接力传承,以日积月累的滴水之功汇聚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下党,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。”下党的脱贫故事,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厚为民情怀的集中体现,印证了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”重大论断,揭示了摆脱贫困的制胜法宝。新征程上,下党村正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前进方向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奋力书写乡村振兴后半篇文章,以新的“下党实践”,书写新的“下党故事”。

  (作者: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,本文发表于《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》期刊2024年第1期)